在全球航空货运版图上,乌鲁木齐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崛起。据全球货机及宽体客机腹舱运力监测平台Rotate最新分析,2025年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以715%的运力同比增幅,成为全球航空货运出港增长最快的机场。这座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航空港,正凭借密集的航线网络、高效的联运体系和创新的政策支撑,加速成为连接亚欧非的关键物流枢纽。
航线网络极速扩展
构建全球联通新格局
乌鲁木齐航空货运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国际航线网络的“裂变式”扩张。截至2025年6月,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已构建起覆盖中亚、西亚、欧洲、非洲19个国家的34条国际货运航线,今年以来新增的8条航线更是精准打通了多个战略节点。
近期开通的乌鲁木齐至瑞士苏黎世的航线,让49吨跨境电商货物10小时直达西欧;随后开通的乌鲁木齐-塔什干-塔林航线,成为新疆首条飞抵波罗的海地区的空中通道,将中国与欧洲北部的贸易触角大幅延伸;6月27日,乌鲁木齐-亚的斯亚贝巴货运航线成功首航,105吨货物仅用7.5小时便抵达非洲,标志着新疆正式跻身洲际航空货运枢纽行列;7月3日,乌鲁木齐-尼什国际货运新航线启航,满载49.2吨鞋帽、手机壳等日用百货的全货机经停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后直飞塞尔维亚,为中欧贸易再添高效通道。
这些航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中亚直达、欧亚贯通、中非联动”的立体网络。新疆机场集团打造的“一主两翼”枢纽布局(以乌鲁木齐为主枢纽,喀什、伊宁为次枢纽),通过加密乌鲁木齐至中亚五国航线、新增乌鲁木齐欧洲、非洲航线,实现了“疆内成网、东西成扇”的优化布局。国际航司的积极参与更让这张网络活力倍增,EuropeanCargo、圆通航空、MNG航空等20余家航司在此高频运营,其中总部位于塔什干的MyFreighter航空每周往返乌鲁木齐6至10班,乌鲁木齐是连接东西方市场的最优支点,其服务中亚的地理优势和精简的物流流程无可替代。
空铁联运+政策红利
激活效率与成本双重优势
“70余吨货物从广州经铁路千里奔袭至乌鲁木齐,24小时内转乘航空货运包机直达欧洲”这是近日全国首趟“粤新快线”铁空联运跨境班列创造的高效纪录。截至6月底,该班列已累计运输37列,货物1186.19吨,货物流向覆盖罗马尼亚、波兰卡托维兹等欧洲多地,构建起“铁路卸车-机场分拣-快速装机”的无缝衔接模式,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保障时效。这种“铁路+航空”的联运创新,大幅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成为乌鲁木齐货运增长的重要引擎。
效率的提升离不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保税+”系列创新举措正重塑物流生态:乌鲁木齐机场海关推出的“7×24小时预约通关+优先查验”机制,实现了生鲜、精密仪器等货物“随到随验、即验即放”的“零延时”通关,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单日货邮吞吐量达1368.18吨,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26日,国际货邮吞吐量达4.6万吨,同比增长659%,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
企业引擎强劲
基建升级支撑长远发展
作为枢纽运营的核心力量,新疆天翼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上半年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7倍;累计保障全货机2850架次、货运量5.24万吨,其中国际全货机货运量4.74万吨,同比激增703.39%,全国行业排名跃升至第16位。跨境电商业务成为增长主力,4家电商企业入驻物流园,二季度出口货量1.63万吨,占同期航空货运量的61.7%,带动进出口贸易额38.1亿元。
基础设施的升级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空侧直通”项目已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和方案确定,投用后将实现“国内货物空侧转国际”,省去中转货物国内出港提货再国际进港的冗余流程,为货主节约30%时间成本;东国际货运站计划三季度开工,建成后将显著提升货物处理能力;“铁空联运综合服务平台”即将上线,实现铁路与航空数据“一次录入、信息共享”,推动铁空联运效率再上新台阶。
未来图景
打造全球中转枢纽 拓展无限可能
下半年,乌鲁木齐航空货运枢纽的扩张步伐将持续加速,计划新增马德里、巴黎等欧洲枢纽航线,年底前国际航线总数将达40条,覆盖25个国家。依托正在推进的第五航权试点申请,乌鲁木齐有望成为中亚-欧洲中转走廊的核心节点,2026年中转货量占比计划突破20%。
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悠扬,到如今“空中丝路”的机声轰鸣,乌鲁木齐航空货运枢纽的崛起,不仅是一组组增长数据的华丽跃升,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外开放活力的生动写照。在这里,每一条新航线的开通都在缩短亚欧非的时空距离,每一次效率的提升都在为全球贸易注入新动能,这座丝路空港的“货”力正持续释放,书写着连接世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