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各种工程机械往来穿梭,建设者们加紧进行设备安装……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飞行区跑道平坦开阔,二三跑道已经成型,北航站楼装修进入尾声,明年将投入运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新疆机场集团成立20周年。2004年4月16日,这个平凡的日子因新疆机场集团的诞生而被人们铭记。
二十载峥嵘岁月,二十年栉风沐雨。新疆机场集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秉承能吃苦、肯奉献、创新进取的企业精神,以物流、航旅、商业、建投、培训、通航六大板块为支撑,构建经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向着规模化运营、区域化管理、专业化保障、智慧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潮中,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
20年来,新疆机场集团所辖机场从10个增加至26个,年旅客吞吐量从516.4万人次增长到4061.1万人次、年运输起降架次从6.58万架次增长至49.1万架次、货邮吞吐量从5.1万吨增长至20.4万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万人次,实现了从“百万级”向“千万级”的腾飞,在全国排名第17位。喀什、库尔勒、阿克苏、伊宁、和田5座支线机场跻身“百万级”机场,喀什徕宁国际机场成为西北地区首家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
2023年12月31日,新疆机场集团顺利实现第二十个安全年目标。
20年来,新疆机场集团坚持守正创新,树牢系统观念,强化问题导向,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研判安全形势、制定安全政策、部署安全任务实践中,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疆机场高质量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安全文化建设标杆企业、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企业、自治区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机坪运行保障是确保航班正常运行和飞行安全的基础。随着新疆机场集团运营管理机场数量逐步增多,在民航运输市场强劲复苏、运行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加强安全过程管理,推行机坪运行秩序规范化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新疆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陶润文对做好安全工作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
在大力推行机坪长管理模式后,通过机坪资源有效整合、保障流程优化,新疆机场集团机坪运行保障不安全事件较2019年下降50%,航班过站保障时间平均减少10—15分钟,机坪运行秩序和运行效果显著提升。
新疆机场集团成立之初,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新疆民用机场尤其是支线机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陈旧简陋、设备落后、航站楼面积较小、安全等级较低的情况。20年后的今天,新疆机场集团不断加快推进安全管理体系融合建设,“手指口述”标准化率达到100%,抓实“三基”建设,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全方位整顿安全隐患,全过程开展风险管控,全链条守牢空防防线,全领域提升机场保障能力。2023年,责任事件万架次率(滚动值)为0.06,为历史最好成绩。
4月16日,新疆机场集团空港云数字化企业门户平台正式启用。近年来,新疆机场集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服务自治区“九大产业”,以数智化赋能,相继投入使用自助登机闸机、人脸识别、自助值机、无纸化通关、差异化安检等系列智能设施,建成实时监听的“全域+区域”通信系统,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各族人民航空出行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2022年12月23日,地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作为疆内首座高高原机场正式通航。开航前,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到乌鲁木齐搭乘汽车、火车辗转最快要8个小时,如今,‘路漫漫’变成‘路通达’,机场的通航为帕米尔高原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塔什库尔干机场建设者张永太感慨地说。
20年来,新疆机场建设跑出“加速度”,机场集群助力新疆架设“空中丝绸之路”。喀什徕宁国际机场T2航站楼投运、库尔勒梨城机场T2航站楼投运、奇台江布拉克机场航站楼建成……机场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航站楼拔地而起,一座座新机场通航,一架架银鹰展翅,承接四方宾客。2006年7月15日,新疆第一个旅游机场——那拉提机场首航后,新疆机场集团陆续建成布尔津喀纳斯、昭苏天马、和静巴音布鲁克等旅游机场,为新疆构筑起新的空中优势。
2020年12月26日,承载了无数人梦想的于田万方机场正式通航,新疆机场建设者们用338个争分夺秒的日夜,创造了中国民航支线机场建设的“于田速度”,用最具民航特色的方式,让这个因骑着毛驴上北京而闻名的库尔班大叔的故乡,结束了交通不便的历史。随后,该机场先后开通10多条航线,为于田人民实现幸福小康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年来,新疆机场集团不断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和基础保障水平,逐步完善新疆旅游型、资源型、基本航空+通用型的多层次机场功能定位体系。新疆每十万平方公里机场数量由0.6个增加至1.63个,民用运输机场数量位列全国省区市第一。
20年筑巢引凤,一条条航线陆续开通,一家家航空公司落户新疆,拉近了新疆与世界的距离。新疆机场集团成立之初,运营16家航空公司,运营航线99条,如今运营航空公司达到42家,运营定期航线474条。新疆机场集团深化与中国商业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合作,开展C919、ARJ21等国产商用飞机“环疆演示飞行”,引进成都航空设立吐鲁番基地,联合华夏航空、成都航空推出“云上公交”航线产品。共19个支线机场运营170条疆内直飞疆外航线,疆内支线互通航线数量达102条。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枢纽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支线机场航线网络通达性显著提升,疆内机场通达时间15.08小时;喀什、库尔勒、阿克苏、伊宁4个次枢纽间航班占比13%。
新疆棉花、工艺品、精美的文创产品,循环播放的非遗产品动态展……阿克苏机场候机厅“非遗文化展区”琳琅满目,引来许多疆内外旅客驻足观看、欣赏、拍照。对于初次乘机抵达新疆的旅客,机场作为城市形象窗口,承载着对新疆的第一印象。新疆机场集团始终以旅客需求为导向,践行“真情服务、温馨体贴、便捷舒适、感动客户”的服务文化,逐步形成“天缘+”品牌体系并融入服务全过程,不断提升旅客满意度,将机场打造成新疆的“第一张名片”。
2021年4月30日,和田机场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爱心接力。这一跨越1400公里、历时8个小时断臂再植陆空接力的暖心故事,正是新疆机场人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宗旨的生动实践。
新疆机场集团形成了为特殊旅客开辟生命绿色通道的长效机制,先后推出特殊旅客通道、无人陪伴儿童、轮椅服务、“红马甲”志愿引导等系列暖心举措,相继投用博乐、库车、喀什等城市候机楼,推广“空铁联运”,设立乌鲁木齐高铁站城市候机楼,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与高铁无缝中转换乘,旅客实现轻装简行、安全高效、通程无忧、温暖出行。
20年来,新疆机场集团运输效率呈现稳步向好态势,2023年所辖机场平均放行正常率90.9%,其中乌鲁木齐国际机场89.81%、库尔勒梨城机场86.28%、喀什徕宁国际机场94.41%,累计10个月在全国同级机场中排名第一。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先后获得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专项优秀奖、CAPSE“机场交通服务提升卓越奖”“航班不正常保障服务提升卓越奖”“最具真情服务机场”等称号。
“回顾过往,天山南北已建成26个机场,组建了‘翼缘惠聚’产业公司,成立喀什、阿克苏、阿勒泰、伊宁、库尔勒管理分公司……”新疆机场集团阿勒泰管理分公司员工李贵滨回忆20年来的变化时说。
20年来,新疆机场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国企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对非航业务不断调整重组、转型升级,推动其向市场化、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成立之初的6个全资和控股公司到13家公司,再到改革重组的天翼、天缘、天惠、天聚四大品牌公司,成立天智教育培训学校和天缘通航公司,深度参与市场竞争,构建起内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新疆航空产业(低空经济)研究院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家,以研究航空产业和低空经济为主要方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新疆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物流产业方面,推动“区港联动”,新疆机场集团整合全疆机场物流资源,拓展卡车航班业务,打通疆内各机场当地农产品“快、准、优”运输通道,助力农副产品出疆;航旅产业方面,推进一体化多元经营,融合推广“酒店+贵宾”非航产品,打造“航空+旅游”全产业链模式;商业产业方面,区域管理全疆支线机场航站楼商业,统一筹划运营商业、餐饮、广告、农林资源;建投产业方面,聚焦主业推动“产融结合”,首次参与航评投标工作,开展项目“揭榜挂帅”行动,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2023年,新疆机场集团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1.5万元/人,非航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9.4%,弥补了航空主业效益周期性缺陷,反哺航空主业持续发展。
“从基层一线的安全检查员到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我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立足一线岗位保障民航安全的女性安全检查员……”全国劳模、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新疆“最美退役军人”孟晓婧说。作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的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孟晓婧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20年来,新疆机场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责任体系,推进党建融入企业治理;集团各级党组织秉持“严细慎实”的作风,把“党建+安全生产”融入各环节,推进“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创建工作,将党建工作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企业精神,先后建成新疆机场历史陈列馆、伊宁新疆机场陈列馆、阿勒泰雪都机场陈列馆。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与时俱进、具有鲜明机场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其引领下,新疆机场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企业同成长共进步,为实现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新疆机场集团党委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以培育产业扩大新规模、以健全机制提升新活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积极打造“一主两翼四中心”新格局,构建多层次多功能航空运输体系,力争至“十四五”末,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飞行起降架次分别达4500万人次、24万吨、54万架次,在用和在建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33个,航空服务覆盖新疆92%的县级行政单元;平均放行正常率保持在90%以上,成为新疆乃至我国西北地区航空产业龙头企业,为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贡献力量。(作者:李荣,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09915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