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会员之声 | 南宁机场:“智慧安检”项目建设实践与启示
最新动态
会员之声 | 南宁机场:“智慧安检”项目建设实践与启示
2025-01-1057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上对民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建设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核心的四型机场,为机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全国民航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大力推进实施“四型机场”建设。近年来,南宁机场结合“智慧机场”建设要求统筹部署,聚焦安检安全服务品质提升,有序推进“智慧安检”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优化旅客出行体验。


在推进“智慧安检”建设中,如何将项目更快更好地嵌入到服务场景中,使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是不可忽视的挑战。南宁机场在推进“智慧安检”项目期间,主动求变,积极探索项目建设工作落地的各项工作举措,以科技创新促进旅客航空出行体验更加美好,取得了良好效果。


南宁机场“智慧安检”通道现状


南宁机场于2023年11月正式启用“智慧安检”通道。“智慧安检”通道设有自助安检验证设备4台、旅客人身行李检查通道8条,其中4条旅客人身行李检查通道配备了双视角X光机和行李自助回框系统。南宁机场“智慧安检”通道每日开放约16小时,超过50%的出港旅客使用。旅客出行早高峰期间,“智慧安检”通道单台验证设备通行效率最高为290人/小时,远超传统单条安检通道验证150人/小时的通行率。


南宁机场“智慧安检”通道项目落实的主要做法


众志成城聚合力。“智慧安检”通道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大工程,涉及领域广、战线长、覆盖面广。为推动“智慧安检”通道从开发引进—投入试用—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南宁机场通过“抱团作战”的协作工作模式,在流程优化、勘察设计、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的实施阶段以及模拟演练、应急处突、环节衔接、优化提高的运行阶段,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专题会,制定、更新项目推进清单,形成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上下联动、全面协调、执行高效的强大工作合力,促进项目有力快速实施和高效建设。


沟通实践促优化。在“智慧安检”通道项目建成初期,因系统调试、旅客不了解使用流程等各方面原因,导致旅客通行效率不理想、旅客体验感不佳。为达到“智慧安检”通道项目“高效便捷过检”的预期,南宁机场与中国航信、设备生产厂家等单位召开了20余次协调沟通会,并组织人员从1台闸机对应1条旅客人身行李检查通道,到1台闸机对应2条,再到2台闸机对应4条通道不断进行实验及测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优化系统设置、勤务组织、作业流程等方式,使设备最大化、最优化的匹配上旅客人身行李检查通道数量。同时安排专人在待检区前端有效分流旅客、循环播放“智慧安检”通道使用须知等,助力旅客过检。


科学管理出效能。“智慧安检”新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航安检员的作业模式、勤务安排、流程设置等。南宁机场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主动了解掌握新技术、设备的性能和优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调整优化管理模式,发挥团队的协作力,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达到降成本、高产出的预期目标。另一方面根据现场旅客的特点、航班的分布情况、设施设备的性能,摸索出智慧通道和传统通道开放需求的规律,科学调整勤务资源,充分发挥“智慧安检”通道的高效性,进一步提高旅客出行效率,达到节约人力的效果。


居安思危共防范。在“智慧安检”通道建设中,南宁机场还关注到使用新设备带来的场地变化、流程变更会产生新的风险和隐患。为努力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南宁机场通过对旅客乘机出行全链条开展安全风险和运行保障能力评估,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在风险辨识和评价基础上,确定风险等级较高的部位作为重点排查内容,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加预防措施,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苦练本领壮筋骨。由于南宁机场“智慧安检”项目是在原有的场地上进行部分改造,出现“智慧安检”“传统安检”两种作业模式并存的现象。两种作业模式的“差异化”给员工造成一定压力。例如南宁机场“智慧安检”通道有的配备是单视角X光机,有的配备是双视角X光机,仪器设备之间存在的“差异”需要安检员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全面的业务技能。南宁机场多次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考核、应急处突演练等工作,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在开启通道前,由一线管理人员根据即将开启通道的特点,重点强调作业要求,让员工谨记规章要求;在执勤过程中,要求执勤员工相互提醒,管理人员实地巡岗或远程监控监督员工规范操作;勤务结束后总结工作执行情况,重复强调岗位执勤规范要求,使员工从“适应期”稳定过渡到“定型期”。


经验启示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确立党的绝对领导,南宁机场在推进“智慧安检”项目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确保项目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高效推进。


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智慧安检”通道项目的建设坚持顶层设计、高起点谋划、高站位统筹布局,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全链条参与、全流程聚焦、全过程把握,积极研究执行标准,制定、完善、更新推进工作任务清单,定期召开推进专题会,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部署下步工作计划、总结工作经验,确保“智慧安检”通道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并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此外,安全检查只是旅客乘机出行的其中一个环节,新技术应用改变的不仅是安检流程,还影响着旅客前端值机、后端登机等各个环节,故而必须坚持全领域推进“智慧一体化”,不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压缩综合出行时间,提高安全运行质量,努力实现民航“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


必须提高综合保障能力。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智慧安检”通道的系统功能、操作流程,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同时优化勤务安排,盘活人力资源,实现人员最大化配置,并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应对,确保在发生风险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控制。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安检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安检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因此必须要重视安检员的业务能力提升,通过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建立导师导学制、运用好“传帮带”,组织人员定期开展专项培训与考核,不断掌握安检新知识和新技能,为航空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必须充分发挥项目效能。利用线上、线下各类宣传资源,大力宣传“智慧安检”通道“快速、安全、便捷”的特点及优势,提高旅客对“智慧安检”的认知度、使用率,助力提升安检通行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慧安检”系统在持续优化和升级的同时,还必须从规章制度、人员技能、监督管理、风险防控、隐患排查等各方面入手,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炼更高效有力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出“智慧安检”最大效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形势和发展需要,提高安检质量和效率,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安检服务。(通讯员:南宁机场,陆小兰)



“弘扬民航精神,从共同关注、转载、分享做起”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